如何做到决策不纠结?

带人回血的高级导师qq
栏目分类
你的位置:带人回血的高级导师qq > 新闻动态 > 如何做到决策不纠结?
如何做到决策不纠结?
发布日期:2025-06-24 01:10    点击次数:161

以Bible智慧指引人生方向

图片

决策,是我们每天都在做的事情。

从早上起床选择穿哪件衣服,到决定中午吃什么,再到工作中的各种选择,决策无处不在。

但很多时候,我们会在决策中纠结不已,甚至陷入“选择恐惧症”。

接下来分享我的心得和思考。

一切的决策我认为:满意就好

决策的本质是追求“满意”,而不是“最优”。

追求最优解往往不现实,因为决策总是受限于时间、认知与资源的约束。有限理性才是我们的常态。

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赫伯特·西蒙说过,真正的决策往往受限于时间、认知与资源的约束,有限理性才是我们的常态。

所以,我们应该把决策的衡量标准从“最优解”转换为“我满意”。

二、为什么我们会纠结?

1.追求最优解

我们总是希望每一次决策都能达到最好的结果,但现实往往是复杂的,充满了不确定性。

比如股市投资,有人会幻想如果每个月都能买到涨幅最大的股票,一年下来会赚多少钱。

但实际上,这种连续最优解的概率几乎为零。

2. 比较陷阱

人的很多感受并不是完全由自己决定的,而是在比较中产生的。

经济学家卡尼曼也说过,我们对事物的判断往往不取决于它的绝对价值,而是取决于参考点。

三、如何做到不纠结?

1.定标准

给你的主观满意度设置一个相对可衡量的标准。满意与否是一种感受,很难量化,但我们可以建立一套标准来衡量。

比如买房,你需要考虑的是自己的预算、能接受的房子面积,以及对买房这件事的渴望程度。

这三者达到平衡,就大体符合了你的满意标准。

再比如,雷军年轻的时候设定,自己每个小时的机会成本是5000元。

如果一件事的价值低于这个标准,他就会反思值不值得去做。这种标准可以帮助我们在决策时有更清晰的方向。

2.控参考

不要随意做比较,拉高自己的期望值。比较往往会让我们陷入“更好”的陷阱。

比如买车,原本你只想买一辆基础款,但看到豪华版和限量版后,就容易冲动消费。

人的很多感受并不是完全由自己决定的,而是在比较中产生的。

经济学家卡尼曼也说过,我们对事物的判断往往不取决于它的绝对价值,而是取决于参考点。

所以,要警惕那些乍看之下“更好”的选择,它们可能会让你陷入无尽的纠结。

3.敢决定

当你搞清楚自己的需求,并且排除了不必要的参照系之后,就要勇敢地做决定。

有一个非常好用的工具叫“37%法则”。

简单来说,你可以把决策的过程分为两个阶段,前37%的阶段和37%之后的阶段。

比如,你要在一条街上选一家店铺开店,总共有100家空置的店面可供选择。

按照37%法则,你需要先考察37家,但在这个阶段不要做决定,即使看到再好的也要忍住。

过了37%之后,从第38家店铺开始,只要遇到一家比之前的店铺都好的,就赶紧做决定。

这个方法虽然不能确保绝对的最优解,但能让最优解的出现概率最大化,是一种性价比更高的决策方法。

写在最后

决策不纠结,生活事业更轻松。

下次当你面临选择时,不妨试试“满意原则”。

在我看来,不是所有机会都需要你抓住,不是所有选择都值得你穷尽。

有时候,说“够好了”,恰恰是最理性的选择。
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

上一篇:成功构建三星星座 我国开启地月空间探索新纪元
下一篇:美国宣布对钢制家电加征关税 包含冰箱、洗衣机等

Powered by 带人回血的高级导师qq @2013-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